标题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来源:金刚经在线网作者:时间:2022-11-28 06:12:27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熙宁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元佑四年(1089年)任杭州知州。曾整治西湖。深爱湖山,说是"故山归无家,欲买西湖邻",自命为"杭人".追谥文忠。他学识渊博,能勉励后进。政见上虽和王安石不合,却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注意水利赈灾等工作。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有创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诗清新自然,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摆脱了绮艳柔靡的风尚,对后来很有影响。擅长行、楷书,曾遍阅晋、唐诸家法书,得力于王僧虔、李邕、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成一家。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自在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善画竹,学文同,亦作枯木怪石。论画有卓见,主张神似,有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诗句。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贴》、《祭黄畿道文》、《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古木坚石图》、《竹石图》。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醉书:喝醉酒时所写。
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遮盖,掩盖。
白雨: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
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译诗]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赏析]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说明]
此题下有诗五首,皆为西湖的素描画,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七赞曰:"随手拈来,皆得西湖之神,可谓天才。"这里选其第一、二首。
第一首描摹夏日西湖瞬息万变的壮观景象,极为生动逼真。全诗一句一个画面,从动态中捕捉和表现景物的特点:首句写乌云翻滚,次句写暴雨倾盆,第三句写风作雨停,末句写西湖水涨,湖天一色。《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七极为称赞,曰:"阴阳变化开阖于俄顷之间,气雄语壮,人不能及也。"此外,"黑云"与"白雨"相互映衬,使画面色彩鲜明。"翻墨"与"跳珠"的比喻新颖而生动,绘色绘声绘形,极为传神。苏轼直到元祐四年(1089)重游杭州时,仍对"跳珠"一往情深,他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第二首描绘了西湖诸多风物:鱼鳖、荷花、山、月等等,抒写了泛舟湖上、适意自在的生活乐趣。诗人以闲适舒畅的心境观照景物,景物因而着上人的主观色彩,呈现出无拘无碍、生动活泼、亲切可爱的状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